Contributors

Sunday, June 28, 2009

报章 7)教育部长黄永宏:上大学前要能有4 C

教育部长黄永宏:上大学前要能有4 C

(2009-06-03)

● 王珏琪、王舒杨
  学校虽然不能确保每名学生考获A,但是有能力帮助每名学生树立良好品德。

  教育部长黄永宏昨天出席大学先修班研讨会,向500多名来自初级学院、直通车学校、高中和理工学院学生致词。他说,每个年代的学生会面对不同的人生挑战,那么要如何为这些挑战做好准备呢?

  他谈到了他希望我国学生在上大学前的“人生背包”里,能够具备四样物品(4 Cs):自信(confidence)、区隔力(compartments)、同情心(compassion)和同伴(company);文凭(certificates)和钱财(cash)不应该是重点。

  他说,文凭和好成绩固然重要,也能让人生有好的开始,不过在人生的马拉松里,单靠它们未必能完成人生的旅程;公司在面试合适的职员时,注重的还是品格、判断和领导能力。

  品德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中心,黄永宏说,自信来自品德,因此品德教育必须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中心,也是它最基本的目标,虽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确保每名学生的每个科目都考A,但是要他们帮助每名学生树立良好品格是有可能的。

  他以Charles & Keith创办人黄文华为例,指出他虽然只有O水准毕业,但是不愿让任何人或制度限制他的发展,他不抱自卑的心态,只秉持对自己理想的自信,创造了环球品牌,目前他在23个国家拥有215家店,去年的营业额近1亿元。

  黄永宏在回应学生问题时补充,学校的重点一直在品德教育;他在回去教育部后,其中的重点就放在品德教育,不过有些人以为教育部的重点已经超越了它,他希望把重点重新回到品德教育。

  在谈到“区隔力”时,黄永宏说,学生也应该学习如何把事情分类、区隔开来,学生经常把所有的责任如课程辅助活动、感情、考试等混在一起,很容易被各种“责任”压倒,他们应该用“区隔力”来分析和分辨事情的轻重。

  他不忘吁请学生要有怜悯之心,也要结交好朋友、注重家人和伴侣来丰富他们的人生。

参与研讨会的学生也积极发问,国家初级学院学生陈丽晶(18岁)说,新加坡的教育制度不乏广度与深度,但是很不灵活,使很多即将升入大学的学生们担心选错主修,不能更改。陈丽晶希望新加坡也能开办通识大学(liberal arts college),通识大学让学生有多领域的涉猎,让他们对不同的科目有足够的了解,然后才决定到底主修哪一领域。
  关于通识教育,黄永宏指出,很多学生并不了解。他说,其实新加坡的教育基本上就是通识教育最好的例子。在中学和初院里,学生除了数学、科学和人文科目外,也有专题作业等,可以涉及许多领域的知识。

  国家初级学院学生李文龙(18岁)说,他明年即将入伍,他想要了解国民服役的作用是什么?

  他说,他并不反对服兵役制度,更不是怕受苦受累,但是,他想知道两年的时间离开学校,比起常规的教育,兵役到底有什么不同。除了国民服役,一些学生也对一些科目所达到的效果提出疑问。比如,有同学指出,学生们只是为了分数而加入社区参与计划(CIP),其实并不能培养社会责任感。

  黄永宏针在回答这些问题时说:“教育并不是一个直线的关系,并不是说,你想要达到某个效果就一定可以达到的。教育者的角色是要提供这样的机会,比如CIP,比如服役,具体能不能达到效果,还是要看个人。但不可否认,国民服役把不同的人汇聚在一起,可以增强国民的凝聚力。”



原文简介:500多未自初级学院、直通车学校、高中和理工学院学生致词。。他希望学生们在上大学前,“人生背包里要有4C,自信,区隔力,同情心,和同伴文凭和钱财应该是重点。

长久影响:根据报章报导:4C是自信,区隔力,同情心,和同伴。要做到一个4C的学生,我们应该从德,智,体,美群这几方面发展。品德修养,艺术熏陶,学习知识,群体精神。积极参与课外活动。在这物质文明发达的社会,今日的学生在品和学的方面表现,每况愈下,正入教育部长,黄水宏所担心的。我们这一群莘莘学子能不能历精图治把国家搞好。现在孩子依赖行高,父母的掌上明珠。崇尚个人自由不服管教。没有尊老爱幼的精神不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不懂见贤思齐,见不贤而自者也的道理。

建议:综上所述,要做一个4C的学生,1)要做到在公共场所,奉公守法,爱护公物主意肢体语言。在学校,课堂上要聚精会神听课,遵师重道,同学之间友谊互助。在家里要对长倍孝顺,对兄弟姐妹要血如水,手足青身让家庭充满欢笑和关爱。

最终我希望:正所谓: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在全球化时代,国与国之间如同一个地球村。青少年是我国的未来。只有教育好下一代,我国才能在国际舞台,占有一席之位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